原代細胞容易污染的原因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5-01-24 13:58

原代細胞容易污染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操作不當

在原代細胞的分離、培養和傳代過程中,操作人員的不潔凈操作是導致污染的重要原因。例如,操作人員在打開培養瓶、移液等操作過程中,如果沒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或雙手沒有進行充分消毒,就可能將微生物帶入細胞培養環境。此外,無菌技術不到位或實驗室環境的污染也可能導致原代細胞被外源性污染物污染。

二、培養物和試劑污染

培養物和試劑中可能存在微生物、細胞或其他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可能來源于培養基的原材料、配制過程或儲存條件不當。例如,使用了過期的試劑、培養基在配制后沒有及時滅菌或滅菌不徹底,都可能引入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此外,血清等添加成分如果來源的動物本身攜帶病原體,也會污染培養基。

三、預先污染

原代細胞來源于活體組織,如果在取材、保存或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就會導致原代細胞的預先污染。這種污染可能來源于活體組織的本身攜帶的微生物,或者在處理過程中引入的外源性污染物。

四、環境因素

細胞培養室的空氣質量差也是導致污染的常見因素之一。如果沒有安裝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外界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細菌、真菌孢子)就容易進入培養環境。此外,人員頻繁進出培養室、通風系統不完善等也會增加空氣中微生物的含量。同時,細胞培養操作通常在超凈工作臺中進行,但如果超凈工作臺的濾網長時間未更換、紫外燈殺菌不徹底或者操作臺面在使用前未進行充分清潔和消毒,表面殘留的微生物也會污染細胞。

五、無菌操作意識不足

操作人員沒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范也是導致細胞污染的重要人為因素。無菌操作意識的缺乏可能導致在操作過程中的疏漏,從而引入污染物。

綜上所述,原代細胞容易污染的原因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操作不當、培養物和試劑污染、預先污染、環境因素以及無菌操作意識不足等。為了預防和檢測原代細胞污染,需要加強無菌操作、使用無菌試劑和培養物、定期監測和嚴格記錄。一旦發現污染,應立即停止使用污染細胞,隔離污染源,并采取適當的消毒和鑒定措施。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